做父母的的怎么跟子女正确相处?

内容: 

阅读提要:为人父母,要怎样与子女幸福相处?其实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相处技巧。

父母与子女相处,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。小时候父母是依靠,又担心孩子的成长不够完美;长大了父母是孩子的伙伴,可父母又担心他们人生道路走出差池;待到老时,父母成了我们的精神归属,可又常苦恼于子女疏于陪伴自己精神孤独。为人父母,要怎样与子女幸福相处?其实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相处技巧。

年轻父母,做朋友胜于做育儿专家

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“育儿专家”,因为我们首先是孩子的爸爸妈妈,是孩子的朋友。前几天去参加小女儿的家长会,一名学生家长上台发言,总结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经验。家长声情并茂的演说,一点也没有打动我,因为她的言论里从头到尾也没有提到过孩子的感受。她并不了解一个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,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?教育孩子应是一件与生活相关,与心灵相关,与一个鲜活生命相关的事情,复制几条刻板的方法并不会成为教育好孩子的“制胜法宝”。

教育,其实是非常细节化,非常个人化的行为,没有简单的、必然的规律可循。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?是一个“专业”严肃的育儿专家,还是一个亲切温暖的妈妈?我不想让孩子们觉得,我在用“方法”教育她们,像个板着面孔严肃的“老巫婆”,或是虚情假意的“伪妈妈”。而是希望她们在我营造的良好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,在对妈妈以身作则的目染中学会对自己的自律。

现实生活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的自我教育。做爸妈的先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生活品位,孩子的童心世界才会因此而丰富和灿烂,如同被打磨的宝石一样,终会向父母呈现自己的闪闪光芒。(育儿教育作家 任淑一)

中年父母,别让物质孝道成为绑架

其实父母的内心都是一样的,希望孩子即使长大了,也不要和自己的内心走得越来越远。只是,我们经常会忽略了内心对情感的需求,而把注意力放在表层的直观能看到的物质上面。

我看到过这样的现象:父母中年,孩子在外地上大学,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兼职和自我提升的学习,而父母在孩子的卧室里贴满“孝道”的文字海报,并在平时孩子回家后经常询问孩子挣了多少钱,侧面唠叨最近家里经济比较紧张。孩子这么大岂不懂得孝顺父母吗?这个孩子因父母的话而深感伤心,也被家庭的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,实则就像被物质孝道给绑架了一般,子女如此,父母又何尝不是。

最极端的情况可能会变成——“爸爸妈妈,今年我不回去了。给你们卡上打了一笔钱,你们拿着花吧。”没有常回家看看,也没有陪爸爸妈妈聊天。做为孩子基本的孝敬一定要做到,然而重点要放在对父母的情感交流上。春节期间,央视新闻有一个小小的片段是采访群众“孝顺是什么”的话题。得出来的大部分结论是: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、对父母脸色好一点、常和父母谈心、教父母使用手机和网络。

孩子可以和父母多谈论父母对于自身的感受,多去回应他们对于时光逝去、身体不适的感觉。通过倾听再去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,也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乐趣,将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、活在当下。同时给予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承诺,令他们对自己对孩子都变得安心。这样的交流远比钱财或营养品来得重要和有效。(心理咨询师 安 之)

老年父母,别给孩子传递催婚焦虑

每到过年大家都会特别关心的问题——催婚。中国的爹妈都特喜欢催婚,因为中国人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,既然要“一样”,那就会有一个比较。其结果最好是“比你早”或者“比你好”。如果别人家孩子结婚、生孩子了,而自己的孩子没有,他们就会有失落感,会有因为与别人不一样而产生的焦虑感。

我今年41岁,没结婚、没孩子。这个情况在城市里已经很特别了,而我的家乡在河北农村。虽然我现在生活得很好,但我还是会被这样嘲笑——“武志红有什么啊,他既没结婚,又没孩子,你瞧我,俩儿子!” 哪怕我的收入是他们的100倍,但他们结了婚、有了孩子,他们就比我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父母会焦虑,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得好与坏的判断标准完全来自于外界。

在这里,还涉及到了另一个中国社会很普遍的问题——大家都在传递焦虑。比如有的人会跟你的父母说:“你们孩子怎么还没结婚、没生孩子呢?”这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被攻击了,然后会感觉很焦虑。那他们怎么解决呢?他们会把“焦虑”传递给孩子——“你怎么还没结婚、还没孩子?”随后,孩子们也会感觉到焦虑。好在,我的母亲没有给我传递焦虑。(心理咨询师 武志红)